位台湾网红的大陆之行红太阳配资,为何会时刻牵动着民进党当局的神经?
因为哪怕台岛和大陆仅仅只是隔着一道海峡,但民进党刻意营造的信息茧房,却成为了阻挡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高墙。
在台当局舆论的引导下,什么“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、“高铁没有靠背”、“餐餐都得吃榨菜”等谣言,成为了很多岛内居民对大陆的刻板印象。
在此背景下,台湾网红“馆长”陈之汉于6月10日开启的大陆之行,直接戳穿民进党当局的愚民泡沫,也吓坏赖清德当局。
那么,在上海被投喂茶叶蛋、榨菜的“馆长”,究竟能否击破民进党当局精心打造的谎言呢?
展开剩余88%台“馆长”上海行台湾网红馆长本名陈之汉,此次游玩大陆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,主要也是因为他拥有的头衔太多。
他自称是“台军”退役班长、网红健身房老板、台湾健力协会顾问,以及“一直活跃于台湾政坛的台湾民众”。
回想当初蔡英文上任的时候,“馆长”曾一度利用自己的流量为绿营造势,他当初的行为也致使不少年轻人加深了对大陆的偏见。
然而,因为民进党的诸多错误政策,“馆长”后来又开始支持民众党柯文哲,可是他却没想到柯文哲会被赖清德逼到了“被羁押”的地步。
随着赖清德等人的行径愈发恶劣,时刻关注政治的“馆长”终于坐不住了,他要利用自己的流量让台湾民众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大陆。
其实“馆长”的大陆之行,并非临时起意,早在数月前,他就公开表示要用直播的方式撕开两岸信息茧房。
他也因此遭到了赖清德当局紧急约谈施压红太阳配资,甚至还被绿媒扣上所谓“背叛”的帽子。
不过民进党当局的这种行为,反而引起了岛内居民的不满,毕竟若大陆真如赖当局宣传的那么“落后”,为何要害怕一个网红去看看呢?
民进党真正恐惧的是他直播间的“去滤镜效应”,这次“馆长”的直播,用最直观的方式扯下了这层滤镜,他亲手剥了茶叶蛋,感叹这在大陆的寻常。
“馆长”坐在高铁上,镜头扫过宽敞舒适、直呼“靠背太舒服”的座椅,他还特意品尝了榨菜和泡面,发现并非生存必需,只是普通食品。
这些过去被嘲笑甚至妖魔化的“大陆三宝”,在他这里回归了它们本来的面目,瞬间消解了不少戏谑与误读。
不止这些“大陆三宝”,他镜头下的上海处处在打脸岛内的“旧认知”,从浦东机场的高效便捷,到只花八分钟就把他送到市区的磁悬浮列车,那风驰电掣的速度和效率,让无数岛内民众大开眼界。
他甚至对比了上海和台湾的建设水平,直言大陆即便用最低标准来比,很多方面也跟台湾站在同一水平线上,有些甚至走在了前面。
还有那早已渗透到大街小巷的移动支付,在他看来简直“方便到爆”,出门一部手机搞定一切,并直言这在台湾是无法想象的。
据悉,“馆长”的直播间在高峰期有二十几万台湾网友在线围观,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:在各种信息茧房里待久了,大家对真实对岸的样子,其实是充满好奇甚至渴望的。
岛内民众都想通过一个非官方、非传统媒体的视角,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当眼前亲历的繁华便捷,跟脑海里听来的落后景象完全对不上号时,那种认知的冲击是巨大的。
就连“馆长”自己也说了,他此行就是想“打个头阵”,替那些被各种说法弄糊涂的年轻人亲身验证一下。
在他看来,两岸毕竟是同文同种,有着割不断的文化和历史渊源,有着共同的中华文化根基,他期待的是更多的交流和理解,而不是被某些力量刻意挑拨,走向猜忌和对抗。
然而,“馆长”刚结束上海行,岛内某些绿营的声音就急了眼。
有民进党籍的市议员跳出来,毫无凭据地说“馆长”的这趟旅行是大陆方面“统战”的精密设计,所有夸赞都是“事先安排好的剧本”,目的是要“洗脑”。
言下之意就是在说,“馆长”看到的、听到的、感觉到的真实,都是精心设计的假象,不可信。
这种把所有大陆相关交流一概扣上所谓的“统战”帽子、且不提供任何证据的反应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?
它像一种应急式的、条件反射般的标准说辞,只要是任何与大陆有关的正面信息,任何基于真实体验的好感流露,都能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“被安排”的“统战”。
然而,民进党当局这种不信任普通人自己判断力、把一切归结为“被安排”的做法,反而显得底气不足,甚至有点慌乱,像是在急着筑高墙,阻挡任何真实的信息渗透。
说到底,大陆对台湾同胞,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网红达人,来往参访交流一直是持欢迎态度的。
国台办也明确表达过,希望大家都能基于善意,实事求是地分享真实感受,增加理解,化解误会。
这种相对开放、鼓励体验的姿态,跟民进党当局挖空心思阻挠、抹黑两岸正常交流,将所有善意互动都导向负面解读的行为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两者对比下来,孰是真诚,孰是设防,相信岛内的广大民众自有判断。
发布于:河南省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